详情描述
人与人之间,随意结合则容易离散
刘余莉教授《群书治要·礼记》讲座第6讲08 在《礼记集解》中记载,吕氏大临曰,吕大临的一个注解:“物不可以苟合,必受之以贲。盖天下之情,不合则不成,而其所以合也,敬则能终,苟则易离。必受之以致饰者,所以敬而不苟也。昏礼者,其受贲之义乎?故自纳采至亲迎,皆男先乎女,所以别疑远耻,成妇之顺正也。”
这一段话比较长,我们一句一句地来看一看。吕大临说:“物不可以苟合,必受之以贲。”这句话出自《周易·序卦传》:“物不可苟合而已矣,必受之以贲。”“贲者,饰也。”这个“贲”,“贲卦”的这个“贲”,是修饰、装饰、美饰、文饰的意思,就是饰的意思。说人不可随意结合,人与人之间不可以随意结合,必须通过礼来文饰情感。
苏轼在《东坡易传》卷九讲到:“君臣、父子、夫妇、朋友之际所谓合也,直情而行谓之苟,礼以饰情谓之贲。”意思说,君臣、父子、夫妇、朋友之间的交际、结合,如果顺着这个情,直接了当地去表达这个情,这个就叫“苟”,就叫随意、随便、苟且。“礼以饰情谓之贲”,通过这个礼来文饰情感,这个就叫“贲”。
“盖天下之情,不合则不成,而其所以合也,敬则能终,苟则易离。必受之以致饰者,所以敬而不苟也。”说大概因为天下的感情、情感,不结合则不能成全,就有结合之道,它的结合之道就必须采取敬慎的态度。敬慎则能够善始善终,随意结合则容易离散。只接受必得经过礼义修饰节度的感情,就是敬慎而不随意的表现。比如说男的喜欢女的,女的喜欢男的,那么就苟且在一起了,随便地结合了。很随便地结合在一起,将来也会很容易地分开,这个就叫,“敬则能终,苟则易离。”这也是为什么古人把这个婚礼看得很重要,要有这么多的步骤的原因,这是体现了对婚礼的敬重。
后面说:“昏礼者,其受贲之义乎?故自纳采至亲迎,皆男先乎女,所以别疑远耻,成妇之顺正也。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,昏礼不就是接受经过义礼修饰的情感之义吗?就说不能有了情感就直接表达,必须通过礼义的文饰之后才接受这种情感,这个才是合情合理的。因此昏礼中自纳采至亲迎的过程中,都是男子先于女子,就是男子主动,女子被动,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嫌疑,远离耻辱,成就妇人顺从贞正的美德。
男大当婚,女大当嫁,男欢女爱是一般人的人之常情。就像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中所讲的:“丈夫生而愿为之有室, 女子生而愿为之有家。”但是有室有家必须遵从礼的规定,不能有苟且的行为。孟子说,假如“钻穴隙相窥,逾墙相从,则父母国人皆贱之。”也就是说如果不遵循一定的婚礼制度,甚至苟且通奸的行为发生,就会遭到父母和国人的轻贱。
比如说,在元朝吴澄在《易纂言》卷十一中也这样讲:“不执贽则不可以成宾主之合,不受币则不可以成男女之合。”这个也是出自《礼记·曲礼》,意思是说,宾主相见如果不带着一定的礼物就不能够表示敬意,宾主之间的这个情谊也就不能够加深。“不受币则不可以成男女之合”,什么意思呢?就是男女之间如果没有纳币订婚,则不能亲近往来,更不能有不正当的关系。这个都是防微杜渐,让男女双方都对婚姻有慎重的态度。
这里就可以看到,这个婚姻之礼也是顺着人情来进行的。婚礼是人生中最重大、最重要的场合,大家都很重视,要很隆重。但是这个隆重并不是奢侈浪费、打闹嬉戏,然后就共入洞房了。而是需要有“敬慎重正”的态度,这样才能久远。
所以《礼记·昏义》中又讲:“敬慎重正,而后亲之,礼之大体,而所以成男女之别,而立夫妇之义也。”这个《礼记正义》孔颖达疏,说:“敬慎重正者,言行昏礼之时,必须恭敬谨慎,尊重正礼,而后男女相亲。若不敬慎重正,则夫妇久必离异,不相亲也。”如果没有这种敬慎重正的态度,那么夫妇相处久了,就会离异,也就没有了这种相亲相爱的感情了。
在《礼记集解》中也讲,礼运曰:“夫义妇顺。此不言顺而言义者,夫妇之道,不患其不顺也,患其苟于顺而伤于义也,失义则顺亦不可保矣,故曰‘立夫妇之义’。物之苟合者,亲也不可以久。”那么这个意思就是说,在《礼运》中,它讲到夫义妇顺,但是在这里没有谈顺,而是着重谈的是义,为什么呢?因为夫妇之道,不担心这个妇不够顺,而担心什么呢?是“苟于顺而伤于义也”,就是随随便便地恒顺了,但是这种随顺是伤于义的,是不符合礼义的。如果不符合礼义,这个顺也就不可常保。因此在这里特别强调“立夫妇之义”。
从这里可以看到,婚礼的设计,目的就是成就两个人长久的幸福,而且给人以教育的作用,培养起人对婚姻的责任感,这个就叫“因其情而节之以礼,从其欲而制之以义。”
评论 条评论
温馨提示
- 请大家警惕陌生网址或骗取私人信息等内容,如有发现请及时举报。
-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隐私,请及时举报或与我们联系。
- 本网站只是一个信息平台,并不提供交易信誉等保障,务必眼见为实,仔细甄别。